Q03_什麼是「自立支援」?

留給長輩的最後尊嚴

世界人權宣言:「人人生而自由,在尊嚴和權利上一律平等。」

  人皆生而平等,這句話相信在自由國度的台灣人民中,一定是牢牢地記在腦中,然而我們在長時間照顧及金錢的壓力上,卻忘記了因疾病與老化而失去健康身體的家人,也是要有與大家同等的尊嚴與權利,常常因為「我認為你不行,所以你不要做」、「你會造成別人的麻煩,所以你乖乖在這就好」,當我們自以為孝順、好心的想法來幫忙或是指導長輩時,這也許裁示才是長輩能力越來越差,情緒越來越糟的原因。

因為我被認為我不能、需要別人幫忙,所以我越來越沮喪,然後我就真的變成不能的人了!

這不僅僅是發生在長照產業,甚至在很多身障朋友的家庭裡面,都有可能發生這個問題,甚至慢慢變成我們常常在新聞上看到的長照悲歌,但反觀其他國家,像說日本卻比較不會出現這樣子的問題,而差別又是在哪呢?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由日本竹內孝仁教授提出的「自立支援」概念早以於1980年代推行於日本,傳達的觀念是透過【零尿布、零約束、零臥床】等理念,讓每個失能長者都有機會恢復功能及生活自立生活能力。

因此,針對生活自立的照護理念中,我們所需要做的是:

  1. 把握長輩的全部,尊重人的意願去支援。
  2. 放棄自己的主觀意識,考量長輩的需求,讓自己和長輩的步調一致很重要。
  3. 日常生活動作能力低下的長輩,要著重自立支援,盡可能讓長輩擺脫依賴,促進自立
  4. 介護中要避免過度支援。讓長輩以自己的意思做決定。

 

broken image

而我們該如何做才能達到「支持」他人的目的呢? 主要由5個方式可以採取的策略,讓我們不要變成患者的豬隊友。

1.適時詢問、適度關心

可以出於關懷而詢問患者的情形,但請多一分體貼和諒解,也記得關心家屬目前的狀態,並給予對方思考和回答的時間及空間,包括尊重對方「不想說」的權利,不緊迫追問。另外,不濫用自身經驗或片面資訊妄下結論、穿鑿附會。以責怪或定罪的歸因來解釋患者或家屬遭遇到的苦難,並不會讓病情或心情好轉,只會帶來更多傷害與壓力

2.提供資訊和資源,尊重且不強迫接受

基於每個人的體質、狀況、信念、生活習慣、家庭文化等等不同,即使是我們認為再好、再實用的知識或物品,也未必能完全適合對方。分享資訊和資源這件事本身已經傳遞出關心和支持,同時也別忘了尊重對方有自己的評估與考量

3.主動釐清需要,以行動取代要求

以關心與耐心先嘗試了解對方的考量和困難是什麼,讓對方告訴我們有哪些地方或許是我們能幫上忙的,然後依照自己的能力和時間提供實質的協助。

4.肯定已經做到的部分

旁人適時的肯定、鼓勵和感謝很重要,除了提升照顧者的勝任感和信心之外,也提醒照顧者重新看見自己的付出和 顧對患者而言是有意義的。不論是照顧者本身、患者或旁人都須謹記,勿將這些付出視為理所當然。

5. 不只聚焦於患者,也看見照顧者「自己」

除了「照顧者」這個身分之外,照顧者還是同時具有許多不同的「人生角色」,如:妻子、女兒、媽媽等等....。除了關心患者的病情、治療進展之外,也需要多多注意自己的身心狀況,花一些時間和他人聊聊、分享生活日常,或是給些時間讓自己放空腦袋或做其他可以放鬆的事物,畢竟照顧者若自己無法照顧好自己,更無法好好的照顧別人。

broken image

 

資料來源:

  1. 創新服務>生活自立支援/ 永信福利基金會 / https://www.ysswf.com/care_detail.php?id=58BE418E-5E3F-82F0-63E3-4B3F4E6BAD26
  2. 成為照顧者的好盟友 5原則讓關懷真正暖到心坎裡/ 盧怡蒨 / 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blog/4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