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暈沉沉?

長期睡眠障礙還會引起各種疾病

─淺談「睡眠呼吸中止症」

【阻塞型約有9成占比,而患有中樞型呼吸中止症相對較少,且原因較複雜,可能是心臟衰竭中樞神經異常或低通氣量肺疾病等引起,或是屬於混和型(中樞及阻塞合併)。】

睡眠障礙常見原因:睡眠中止症

在這不斷被高效率齒輪所推進的社會當中,為了追逐上快速的生活節奏,使得越來越多的人陷入了「無法入眠」的困擾中,不僅影響了個人的健康和生活品質,也造成家庭與社會的負擔。

而你知道嗎?「睡眠中止症」是最常見的睡眠障礙之一。如果你也有「睡眠中止症」,我們需要更了解並更有效的解決問題,才可重拾良好的睡眠品質

睡眠呼吸中止症的類型

首先,睡眠中止症可以被分為「中樞型」、「阻塞型」。

❶ 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

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obstructive sleep apnea, OSA)主要成因為人體在睡眠時,化學靈敏度降低及軟組織鬆弛導致上呼吸道塌陷,阻塞型約有9成占比。

❷ 中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

而患有中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相對較少,且原因較複雜,可能是心臟衰竭中樞神經異常或低通氣量肺疾病等引起,或是屬於混和型(中樞及阻塞合併)

broken image

如何確認有睡眠呼吸中止症

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確診,可藉由睡眠呼吸中止指數(Apnea Hypopnea Index, AHI),指平均每小時呼吸中止(apnea)及呼吸不足(hypopnea)的相加總次數。

依據2007年美國睡眠醫學學會的定義,當睡眠呼吸中止指數(AHI)大於5以上就有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OSA),5-15為輕度、15-30屬於中度OSA,30以上屬於重度OSA,甚至我們也可以透過睡覺打鼾的次數(>57.85 次/小時)、睡覺不安穩、無法放鬆入睡、起床頭痛、呼吸困難醒來、高血壓及夜間頻尿,藉此懷疑是否有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

積極治療睡眠呼吸中止症

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早已被證實與年紀、性別、代謝性疾病及心血管疾病相關,尤其是大於40歲的男性,可能發生的比率甚至高達25%。

除此之外,呼吸中止症往往也是導致動脈粥狀硬化、高血壓、腦中風、心臟衰竭及冠狀動脈疾病的原因之一,且約有8成的患者會導致白天嗜睡及認知功能障礙,甚至引起交通意外事故或職業災害,因此正視睡眠障礙問題及積極的治療呼吸中止症,才可以減少其他疾病或意外的發生。

睡眠中止症治療方式:呼吸器與手術

至於呼吸中止症的治療方式,有使用持續性陽壓呼吸器CPAP(最常見)、上呼吸道軟組織手術(包含鼻呼吸道及咽呼吸道手術、顎面骨骼手術、氣管切開術、以及減重手術等)。然而使用過呼吸器可能有穿戴不舒適、口乾舌燥、鼻塞或面部壓傷等問題。

 

broken image

調整睡姿與嘴咽喉運動

因此對於不能耐受CPAP或不接受手術治療方式,我們也可以藉由調整床上睡姿,透過左右側躺和趴躺,避免正躺的方式,來改善中止次數,或是透過運動訓練嘴咽喉運動,來改善呼吸中止的嚴重程度。

該看哪一科診療呢?

遇到嘴咽喉問題,可以選擇向耳鼻喉科或牙科醫生確認問題原因,再由醫生判斷是否需轉介至可提供協助的語言治療師、物理治療師(顳顎相關專業)等相關治療師,給予適合的協助。

若是想了解口腔動作,可以上網搜尋「口腔運動」,即可找到相關動作,若擔心執行過程有疑慮,還是建議回歸專業協助,評估並確認狀況,再進行適合療程喔!

止鼾枕頭有用嗎?

目前在市面上會看到一些「止鼾枕頭」標榜可以預防睡眠中止症,止鼾枕頭有用嗎?

提醒您,因為引起睡眠中止症的原因每個人都不相同,以及鼻腔構造、呼吸道也不相同,在認為「止鼾枕頭」可以有任何效益前,可以詢問您的醫師,以免得不到預期的效果。

睡眠中止症的建議運動

建議的運動包含有氧運動及阻力訓練,且維持12周之時間。有氧運動包括了步、游泳、騎腳踏車等;阻力訓練也是我們常見的重訓、啞鈴、彈力帶、伏地挺身等。

而嘴咽喉運動過程中,仍須要適時控制飲食、抽菸及喝酒等危險因子,才能真正有效治療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進而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質。

無論採取呼吸器、手術等專業治療手段,或是通過調整睡姿、進行運動訓練等方法,都能在改善睡眠中止症方面發揮作用,最重要的是注重睡眠習慣、調整生活方式,藉由保持規律的睡眠時間、遠離壓力源、適度的運動和飲食管理,才得以維持良好睡眠品質喔!

broken image

 

  1. 范晏婷:「探討打鼾在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診斷之角色」。
  2. 曹正慧(2013):睡眠呼吸中止症病患的睡眠障礙與睡眠效能相關因子探討。
  3. 徐文瓴(2021):探討有氧運動與阻力訓練對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之影響。
  4. 陳泰全(2018):睡眠姿勢對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影響。
  5. 林政輝(2014):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外科治療。台灣醫學,18(2),209-220。
  6. 陳麗月(2006):睡眠呼吸中止症病患身心症狀困擾、睡眠品質與相關因素之探討。
  7. 黎欣慈、詹怡婷、蔡承欣(2022):【論文摘要】高強度間歇運動配合嘴咽喉運動對於輕中度睡眠呼吸中止症之個案研究。物理治療,47(4),302-303。
  8. 林妤敏(2023):環境溫度、濕度與睡姿在固定其它變因下調整單一參數對於睡眠呼吸中止患者的影響。

 

🔰想更快知道訊息,可以追蹤粉專<佩臻治療師_長照公布欄>並按讚分享給其他朋友:
https://www.facebook.com/judy04222002/

🔰看空中的運動影片,可以追蹤我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aerial_nicolehseih/

🔰米蔚MIDWAY專欄作家
https://midwayforyou.com/author/mw0034/

🔰元氣網專欄作家
https://health.udn.com/health/author/articles/1005/7615#theme_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