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脊椎側彎嗎?

背痛、腳痛、腳麻都可能與脊椎側彎有關,拖越久越難治療

若角度大於10度以上,則會被診斷脊椎側彎。剛開始可建議以復健、藥物治療改善,並定期追蹤,若大於20度,則建議穿戴背架,以外在力量改善彎曲角度,若是角度已經超過40度,或是已造成神經壓迫,醫生才會考慮使用手術治療。

年紀增加也不能忽視脊椎側彎

「脊椎側彎」在一般民眾當中,多半被認為是兒童疾病。因擔心長大後脊椎變形,父母容易積極地去關注及治療;但你知道嗎?隨著年紀增長,一旦身形固定、加上有了工作與家庭,反而更容易忽略變形脊椎的危險性,加上骨質及關節逐漸退化,當我們意識到側彎問題時,往往影響到神經,想要改善已經變得更加困難。

看到這裡的你,是否下意識地注意到自己的脊椎了嗎?經統計,約有15%的民眾會面臨到側彎問題,大多會發生在60歲,甚至會隨者時間增長而逐增加彎曲角度。

 

脊椎側彎的自我檢查

想知道自己是否有側彎的問題?可以利用簡單的自我檢視,像是輕鬆站在鏡子前方觀察自己:

❶ 頭部是否有傾斜

❷ 左右肩膀及骨盆位置是否不等高

❸ 躺姿下,觀察是否有肋骨高低不一

以上都可以評估脊椎有無側彎、旋轉。

脊椎側彎與生活習慣有關

如果發現自己有以上現象,也不需要太過緊張,有時候可能和我們平常的習慣有關。

例如,習慣性以右側肩膀背重物,導致右肩膀較高;或是打電腦多以滑鼠操做為主,導致身體右側略為向前,甚至習慣站「37步」,而有左右骨盆一高一低的問題;或者是使用「Adam氏前彎試驗(Adam’s forward bending test)」,請他人站於自己面前觀察,在我們雙手合攏下垂置於雙膝間,並向前彎曲的過程當中,背部左右兩側是否有高低不一的問題。

脊椎側彎要如何治療呢?

當我們發現身體的某一區段有左右不等高,或是出現常見的背痛、跛行、腳痛、腳麻、坐骨神經痛、下肢無力等症狀,可進一步向醫生尋求協助,透過X光檢查,確認自己脊椎彎曲的角度。

若角度大於10度以上,則會被診斷脊椎側彎。剛開始可建議以復健、藥物治療改善,並定期追蹤,若大於20度,則建議穿戴背架,以外在力量改善彎曲角度,若是角度已經超過40度,或是已造成神經壓迫,醫生才會考慮使用手術治療。

由於可能會面臨手術的風險,大家往往在意的是,到底今天要選擇保守性治療,還是使用手術治療?經過研究統計,若患者接受保守治療1年內,對於保守治療滿意且有效果,到2年時與手術治療的沒差。

但若患者接受保守治療1年內,對於保守治療效果不滿意且疼痛改善不佳時,改為手術治療,效果則比保守性治療來的好,但仍然建議當我們已經意識到自身有脊椎側彎時,積極配合治療,才是避免後續需要使用背架及手術的結果。
大家都知道退化性的脊椎側彎,往往是長時間累積出來的結果,因此,這次與大家分享簡單的方式,減少側彎風險吧!

預防脊椎側彎-日常有意識的調整

一旦有這些表現也不需要太擔心,若只是在鏡中發現有這些姿勢,但尚未有「肌肉痠痛」或是「神經麻痛」的現象,多半只是一時習慣產生,經過一些時間的練習,就可以調整回來,我們可以透過隨時藉由周邊鏡子或玻璃,觀察自己的體態。

例如在等捷運時,可以透過柵欄口的玻璃檢視自己的站姿;或是起床刷牙時,照照看自己的臉及肩膀,左右耳朵與肩膀的位置,因為是不知不覺的發生;有時候自己也沒有感覺身體的歪斜,我們也可以請同事及家人,時刻幫忙注意自己的姿勢是否已經有駝背?身體彎一邊或是三七步站,讓他人提醒自己需要維持站自。

預防脊椎側彎-身體伸展與肌力的強化

長期的姿勢不良也會導致身體肌肉力量的不平衡,我們可以從簡單的左右側彎幅度及身體旋轉的角度觀察,多半彎曲角度的「對側」肌肉較容易緊繃(如:身體向右側彎較差,代表左側肌肉較為緊繃。

因此可以每日花一點時間,做簡單的伸展動作;除此之外,肌力訓練也是很重要的,當肌肉緊繃,也代表著我們習慣使用此肌肉時,導致對側肌肉因長時間無作用而有無力現象,為「平衡」左右側肌肉,也需要加強無力的肌肉,也可以透過簡單的運動來改善肌肉的平衡,例如:瑜珈、皮拉提斯、健身、有氧舞蹈等


最後要提醒大家,不是已經有運動習慣,就可以忽略伸展與肌力,某些運動因為多以單邊訓練為主,仍有可能有「不對稱」問題喔!

 

 

🔰想知道更多「關於我」的其他類別文章,可以從個人網站進入:
https://pthsieh.mystrikingly.com/2 
🔰看空中的運動影片,可以追蹤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aerial_nicolehseih/
🔰米蔚MIDWAY專欄作家
https://midwayforyou.com/author/mw0034/
🔰元氣網專欄作家
https://health.udn.com/health/author/articles/1005/7615#theme_2